近日,工信部主管媒体《中国电子报》发表《柔性智能,工业机器人发展分水岭》一文,文中提到专家们将机器人智能等级分为从L0到L5共6个阶段,以墨影科技移动协作机器人为L3等级机器人代表,进行比较,L3等级机器人将会成为机器人智能提升的一个分水岭

墨影科技移动协作机器人,具备轻型、柔性、移动等特性,无需防护,与人零距离共融于产线;机器人可在转运、打磨、装配等工作区域内自由移动,路径自主规划、目的自行前往;同时墨影移动协作机器人可实现空间任意位置和姿态可达,机身一体协同,具有灵活抓取和操作能力的机器人,底盘具有1mm的重复定位精度,末端抓取0.05mm的重复定位精度。
它以更智能、更柔性的技术优势,突破机器人在各场景智能柔性应用极限,实现与场景应用的深度结合,解决多行业客户痛点问题
以CNC行业为例
客户概述:某企业是一家以研发、生产、销售高端视窗触控防护玻璃面板、触控模组及视窗触控防护新材料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。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、平板电脑、笔记本电脑、数码相机、播放器、GPS导航仪、车载触控、智能穿戴、智能家居等方面。项目背景:在其某地工厂有2万多台CNC,用于生产手机玻璃。该企业利用一条生产线做示范,根据效果决定是否全场推广。产线118台精雕机,分两个区域,同区域存在不同生产节拍的零部件加工。
项目痛点:劳动强度大,两班作业,人员较疲惫;人员招募比较困难,流动性强;人工作业规范性难以监督,产品良率难控制。
项目需求:送料1架/次,单架27片玻璃,动作单一重复,以往采用人工搬运、上下料,简单重复作业,耗费人力多,代替人工上下料。
解决方案:
1.利用差速单臂移动协作机器人(MCR-CS3005)应用于产线,用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自动上下料工作,机器人末端用电控夹爪实现取放料架。
2.采用人工更换电池/自动充电方式,实现24小时作业。
3.用无线AP+无线模块组合,解决通讯问题。
4.用多机调度系统解决MCR协作、交通、任务、路径规划等问题。
项目价值
1.客户产品上下料环节实现了100%人工替代,节省基层调度人员20%,减轻人工作业强度,整体产线效率提升10%以上。
2.解决CNC车间孤岛式、离散式生产问题,有机链接生产车间,实现柔性化生产